來源:雷科技
6月13日,備受關注的ROG Ally掌機開啟全球同步發(fā)售。它的國行版定價相當有誠意,起售價只要4999元,放棄了品牌溢價的ROG掌機,在性價比上對市場中的其他Windows掌機形成了碾壓之勢。而曾經的明星掌機產品Steam Deck,在面對ROG Ally的配置和價格時,也顯得黯然失色。
(資料圖)
(圖源京東截圖)
種種跡象表明,ROG Ally是一顆投向掌機市場的重磅炸彈,它會帶來哪些新變化?
ROG Ally的配置參數(shù)消息早已放出,給人的感覺是每一條規(guī)格都在針對Steam Deck。最關鍵的性能部分,ROG Ally搭載了AMD的Ryzen Z1 Extreme芯片,擁有專門為掌機定制的Zen 4 CPU+RDNA 3 GPU架構,CPU為8核16線程,GPU圖形性能達到了8.6 TFLOPS。而Steam Deck采用的芯片,CPU部分為Zen 2架構,4核心8線程;GPU為RDNA 2架構,性能1.6 TFLOPS。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用上了最新芯片的ROG Ally,性能方面領先Steam Deck一個世代。
(圖源AMD官方)
屏幕方面,ROG Ally配備了7英寸1080P屏,刷新率120Hz、100% sRGB;Steam Deck屏幕同樣是7英寸,但分辨率為800P,刷新率為60Hz,色域容積也差一大截。就顯示效果和流暢度上限來說,ROG Ally再一次領先。
而且,在配置更強悍的同時,ROG Ally把體積做得更小、重量變得更輕。它的長度為28厘米,Steam Deck接近30厘米;它的重量為608克,而Steam Deck為669克。
(圖源ROG官方)
不過,ROG Ally沒有自家的系統(tǒng),和大部分掌機一樣采用了Windows 11系統(tǒng),軟硬件結合方面可能沒有搭載SteamOS的Steam Deck出色。但是,用Windows系統(tǒng)在掌機上算不得一個缺點,畢竟這樣可以無縫承接PC平臺的游戲生態(tài),包括Steam、Epic、Xbox等。SteamOS雖然有一定交互體驗上的優(yōu)勢,但兼容性方面也有不足ROG Ally上配備了奧創(chuàng)智控中心SE,針對掌機做了一些優(yōu)化,能帶來部分體驗上的改善。
總的來看,ROG Ally和Steam Deck并不是一個世代的產品,畢竟后者2021年就發(fā)布了。ROG Ally在硬件性能方面的優(yōu)勢相當明顯。更關鍵的是,一向以高端品牌形象示人的ROG,這次放下了身段,打起了價格戰(zhàn)。
ROG Ally 16GB+512GB基礎版定價為4999元,而Steam Deck同容量版本價格為649美元,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4648元,在國內電商渠道上的價格是接近5000元。這樣來看,顯然配置更強的ROG Ally更具性價比。而且,ROG Ally有國行版本,提供兩年保修,這又是一個相當大的優(yōu)勢。
(圖源淘寶截圖)
另外,掌機市場上的其他產品,也變得有些尷尬。目前來說,ROG之外,最強的Windows掌機產品,基本都是6800U機型,定價大都5000元往上。而這些品牌,無論在品牌號召力,還是供應鏈掌控力上,都難以和ROG抗衡。所以,當ROG Ally死磕性價比時,掌機市場可能會迎來新一輪洗牌,現(xiàn)有的玩家們都需要通過降價或提升配置來增強自家產品的競爭力。
經歷過多年的“毒打”,小雷面對高性價比產品時,總會本能地產生擔憂——搶得到嗎?事實證明這種擔憂不是多余的,ROG Ally國行版6月13日晚開售時,出現(xiàn)了一機難求的情況,平臺方采取了分時段放貨的策略。但從參與搶購的網友們的反饋來看,ROG Ally國行版首銷的備貨量并不大。首銷第二天,我們就能在二手平臺上看到加價500的ROG Ally。
(圖源手機App截圖)
實際上,Windows掌機普遍存在產能和備貨問題。國內比較知名的掌機品牌AYANEO、壹號本、GPD等,都比較喜歡用預售的模式。畢竟,掌機仍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品類,眾籌類的模式可以將庫存風險降到最低。否則,堆積的庫存很有可能直接擊垮這些小品牌。
ROG在ROG Ally這款掌機上采取如此保守的供貨策略,估計也有類似的考慮。這是ROG首次做Windows掌機產品,對于市場反響,華碩可能沒有充足的把握。而且,作為618期間發(fā)售的產品,分段式供貨更加能維持話題熱度,保證新品的傳播效果。
此外,我們前面提到了ROG Ally的性價比優(yōu)勢,但這是就5000元價位來說的。如果用戶選購掌機的預算壓縮到4000元乃至3000元,那么Steam Deck仍有優(yōu)勢,這款掌機提供了64GB版本,國內拿到手的價格大概為3500元,而且用戶改換SSD的成本并不高。愿意以5000元左右的預算購置掌機的人,基本屬于較為核心的游戲用戶。
(圖源雷科技攝制)
因此,ROG Ally目前面臨的最核心問題,一個是產能和供貨不足,影響到了產品和品牌的口碑,也會對后續(xù)銷售產生負面作用;另一個是它較高的定位下,能否吸引到足夠的購買人群。
其實,在推出ROG Ally前,ROG還涉足了游戲手機領域。從2018年發(fā)布首款ROG Phone開始,ROG目前已經發(fā)布過6款游戲手機產品。ROG游戲手機誕生之初,可謂聲勢浩大,關注度極高,早期的產品還出現(xiàn)過一機難求的搶購盛況。但隨著游戲手機市場整體走向低迷,ROG游戲手機也難以避免地面臨困境。IDC公布過2019年的游戲手機銷售數(shù)據(jù),國內全年賣出了100萬臺游戲手機,ROG銷量為14萬臺。這個成績很難說是成功,更是難以支撐起一條產品線的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這個問題不僅ROG有,其他游戲手機品牌也有類似的情況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黑鯊。黑鯊曾經拿下過國內游戲手機市場一半的份額,拿到小米入股投資、得到雷軍發(fā)布會站臺,風頭一時無二。但如今,黑鯊手機業(yè)務已基本放棄,下代產品都不會再上市了。盧偉冰等手機行業(yè)內的大佬,都發(fā)表過不看好游戲手機的觀點。在整體手機行業(yè)下行的大環(huán)境下,作為細分品類的游戲手機,處境愈發(fā)艱難。
(圖源黑鯊官方)
那么,游戲手機業(yè)務上沒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的ROG,能在游戲掌機上找到出路嗎?
首先要明確的是,游戲手機和游戲掌機雖然都聚焦于游戲場景,但本質上仍是不同賽道的設備。游戲手機的出現(xiàn),源于手游的快速發(fā)展和手游用戶數(shù)量的激增。游戲手機廠商試圖圍繞手游場景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手機設備,這種思路一開始是奏效的,早期普通手機很少有給手游做專門的優(yōu)化。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愈發(fā)內卷,大量原本游戲手機專屬的特性都下放到了普通手機上,比如增強版的散熱、專門的游戲優(yōu)化等。游戲手機的稀缺性消失后,對應的用戶群體也就不存在了。
而游戲掌機的情況則不太一樣,掌機是專門的游戲設備,它承接的游戲內容主要來自于PC。站在用戶的角度,Windows掌機最核心的作用就是能讓他們隨時隨地玩到原本被固定在PC端的游戲。而端游的內容質量和體驗,相比手游都更具優(yōu)勢。隨著芯片等技術的發(fā)展,游戲掌機的性能、能效在不斷進步,從而能在續(xù)航、性能、便攜性三個維度上取得更好的平衡。盡管Windows掌機是相對小眾的品類,但從大趨勢來看,它的受眾在逐漸增加。
投身游戲掌機領域,對一般的游戲手機品牌來說,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。畢竟這是涇渭分明的兩條賽道,在游戲手機上積累的供應鏈、市場、產品經驗,很難適用到掌機行業(yè)。大部分游戲手機廠商的資金、技術實力,也支撐不了它們在掌機市場上從頭開始。
但ROG的情況不一樣,游戲掌機或許是ROG更擅長的領域。不同于其他游戲手機品牌,ROG的主營業(yè)務是PC,“敗家之眼”的綽號就來自于它此前發(fā)布的一系列知名高端PC產品。對于游戲PC,ROG有著更加豐富的經驗和心得。而Windows掌機,本質上也是移動端的游戲PC。
(圖源ROG官方)
在ROG Ally上,我們能夠看到更高的產品完成度,感受到ROG在這個領域的得心應手。相比手機行業(yè)內的殘酷內卷,在游戲掌機領域,功力深厚的ROG對其他小品牌完全是降維打擊,真正的對手可能只有ValVe一家。如果游戲掌機行業(yè)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發(fā)展,現(xiàn)在入場的ROG將機會吃到一波紅利。
于用戶而言,更多ROG這樣的品牌下場,掌機市場將變得更規(guī)范、競爭也會更充分,這當然是件好事。隨著ROG Ally這類大品牌的高性價比產品慢慢出現(xiàn),掌機玩家們的春天要來了。
關鍵詞:
腰筋膜炎怎么治療(腰筋)
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,筋膜炎怎么治療,腰筋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現(xiàn)
環(huán)球關注:宋朝船的構造_船的構造
1、船身狹小,船篷低矮,船板上輔以草席,可坐可臥。2、但因船篷低矮和
QQ堂 等級_QQ堂的冒險模式最高等級是多少級|全球焦點
想必現(xiàn)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QQ堂的冒險模式最高等級是多少級方面的知識都
新華全媒+丨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地,為什么選這里?
6月15日是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杭州亞運會火種采集儀式也將在良渚古城
亞信科技(01675)授出1684萬份購股權-快訊
智通財經APP訊,亞信科技(01675)發(fā)布公告,公司已于2023年6月14日根據(jù)
關于我們 加入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商務合作 粵ICP備2022077823號
創(chuàng)氪網 m.utyutyu.com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廣州中創(chuàng)互聯(lián)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
投稿投訴聯(lián)系郵箱:317 493 128 @qq.com